304am永利集团是兰州城市学院办学历史最悠久、办学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兰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现有汉语言文学(含中文教育、中英文高级文秘方向)、历史学、汉语国际教育三个专业和“三所一院三中心”7个科研平台。学院发扬“和德积中,英华发外”的院训,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和“厚专业基础,重师范能力,强综合素质,铸人文气质”的师范教育传统,突出师范技能训练,注重人文素质涵养,强化师范生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60余年来,为甘肃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近万名合格的建设者,大部分毕业生走上了基础教育岗位。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55人,专任教师4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5人;博士25人(含在读1人),博士后4人;有西北师大等高校兼职硕士生导师6名,甘肃省领军人才2名,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1名,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名,甘肃省优秀专家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师德标兵1名,省级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2人。4名教师具有普通话水平测试国家级测试员资格,4名教师具有省级测试员资格。
专业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校级重点专业,历史学专业为校级扶持专业。近年来,学院获批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教学成果培育项目5项,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5项。教师获得教育部“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迦陵杯’诗词讲解大赛”一等奖、“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等奖励,多人在省级青年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
学术研究:现有省级人文社科基地“西北方言研究中心”、甘肃张芝书法院、甘肃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兰州城市学院简牍研究所、丝绸之路民族史研究中心、甘肃城市文化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平台,在汉语方言学、中国古代小说与戏剧、西北简牍整理与研究、甘肃本土文学与文化研究、西北民族民俗、大学人文通识教育以及书法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与比较优势。“现代汉语与方言”为省、校两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为省级重点学科,“西北简牍整理与研究”为校级扶持学科。三个研究所分别办有《西北方言与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简牍学研究》三个学术刊物。近年来,本院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7项,教育部及其他部委项目20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7项;获得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甘肃省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11项。
党团荣誉:学院党委多次荣获“兰州城市学院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汉语言文学系教师党支部获得学校“样板党支部”称号;1人荣获第二批新时代甘肃省高等院校优秀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称号,多人获得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学院团委多次荣获“甘肃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多个团支部荣获“甘肃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多人获甘肃省“优秀专职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学子风采:学院现有“激流”文学社、“大漠”诗社、“采芹”古琴吟诵社等学生社团,持续举办“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翰林杯’诗词听写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长期坚持“爱心之行,走进养老院”“童年守护者,爱心守护者”等志愿服务。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在“甘肃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名作杯’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等竞赛中多次获奖,多次获得“甘肃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相关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24年4月